首页 / /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/ 章节正文阅读

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03章 人口和土地(1 / 3)

作品:《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
    临时搭建的草庐中,苏泽正在给一名山中的农民号脉。

    在他的身边,邵家医馆的邵先学和邵先进正在杵药,一群年轻的读书人在这个临时营地附近忙碌着。

    八月二十日的时候,海瑞正式接到了朝廷的任命,他要前往浙江淳安县担任知县,这些日子他都在收拾东西。

    邵家兄弟是海瑞刚刚收的学生,苏泽很自然的接过了教导他们的职责。

    苏泽干脆将他们拉到了五峰山上,一边做事一边学习。

    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,能走出学堂在五峰山上宿营学习,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。

    苏泽上午讲课,下午就带着他们在营地附近劳动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海瑞收的学生之外,县学如今也放了暑假。

    大明学校有寒暑二假,夏季最热的两个月和冬季过年前后都是不上课的。

    县学生中和苏泽相熟的几个人,也都随着苏泽上了五峰山。

    李起元正在带着养济院的孩子们学着丈量土地,苏泽屋里那份详细的五峰山地图就是李起元带着测绘的。

    李家本来就是算夫子出身,丈田也是他家的祖传手艺,在接受了苏泽的微积分启蒙之后,这些日子他一边实践一边学习,算学突飞猛进。

    陈朝源和王逊则带着县衙的书吏,在五峰山上进行编户齐民。

    苏泽将编户齐民的建议提交给县衙,白知县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吏员上山。

    原因也很简单,人口增长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。

    不过编户齐民也是相当复杂的工作,也亏着陈朝源和王逊这两个人家里有人做状师的,熟悉各种衙门的文书和法律条文,才能将事情办得这么妥当。

    【诊治病人,医术技能经验+5,Lv4,395/400】

    给眼前这个病人开了药方,苏泽的医术经验再次增加,再治疗一个病人就能升级了。

    韩历风风火火的走进草庐,他拿起桌子上的酸梅汤一饮而尽说道:

    “汝霖兄,那几块地方我看过了,确实是风水宝地!”

    “抱歉啊,习惯了,是那几块地方土质松软,适合挖掘施工。”

    韩历家是阴阳生出身,他本人也经常跟着父亲给南平县的人看风水。

    苏泽就让他去勘探五峰山上的地形土壤。

    韩历这个阴阳生水平确实不错,很快就规划出了一道省力的开工路线。

    “汝霖兄,真的要将这里淹了吗?这可都是上等的水田。”韩历看着外面的农田问道。

    苏泽点点头说道:“黄家开垦的这些水田,都是从河床中挖的土,河床上的土壤富含腐蚀质,是最上等的土壤。”

    “五峰山后的这些田,都是从河道边上的沼泽开垦出来的,这些天然沼泽原本是闽江的蓄水池,在涨水的时候能够蓄住河水,让闽江下游的水不会涨太高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这些大户加高了河堤,让上游的河水失去蓄水池,一旦下暴雨闽江下游就会泛滥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过县志,在成化年闽江十年才有一次泛滥的记录,但是到了本朝就变成了五年一次,三年一次,最近三年就泛滥了两次。”

    韩历家传阴阳生,也是学过一些堪舆知识的,他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没想到河水泛滥和开田也有关系啊。”

    苏泽点点头说道:

    “泛滥平原,就是文明孕育的起点。盘殷就发源于泛滥的殷水,而几乎所有古城都建立在大江大河边上。”

    苏泽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一副长江黄河的简单地图,然后点出几个城市来。

    众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情,围着苏泽听他讲课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大家已经习惯了苏泽突然开讲,而这些知识虽然科举不考,但是众人却一点都不想要错过,用陈朝源的话说,这些都是“近乎于道”的大道理,也就是苏泽这样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才能领悟的大道理。

    “古之先民用泛滥的河水种植庄稼,才从渔猎中定居下来,有了耕种才有了语言,文字,才有了文明的火种。”

    “有了城市,自然要防止河水泛滥,先民学会拦河造坝,将河水束于河道中,可为何大江大河日益泛滥,洪灾的记录越来越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