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/ 宠妾之后 / 章节正文阅读

66、第66章(1 / 4)

作品:《宠妾之后

第六十六章

那内侍却是傲慢的说道,“又不是不给,少拿太子殿下来压人。“又指了指东边的柜子,道,“精简版的起居注在那边的柜子里,自己去拿!”说完就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,一副不愿意搭理的样子,王管事很是有些生气,正要说话却是被李清珮拦住,她已经是见识过宫人的傲慢,完成差事要紧,实是没工夫吵架。

两个人一同来到了东边的柜子下,李清珮很快就看到放的整整齐齐的五本精简版起居注,李清珮拿起,结果看到最下面放到的竟然是先帝孝宗皇帝的起居注,书鼓鼓的,颇有些奇怪,她打开看了下,看到一页夹着画着兰花水墨画的书签,那书签没有被放平,这才鼓出一大截来。

等着把书签拿开,李清珮也有些好奇,是什么内容,一定要史官特意拿着书签标记,顺手瞧了一眼,看到有一段内容用朱笔划了线,写的是天顺七年春,孝宗皇帝病危,连着三日昏迷不醒,太子赵健,就是如今的皇帝在旁侍疾,并代为处理了政务。

倒也没什么新奇的内容。

李清珮满心思都在皇帝的起居注上,到没有在意,用锦缎包好了书,来到那内侍跟前,写好了借条,这才出了门。

太子看到起居注,很是伤感,一边翻着一边和赵璟说起皇帝这些年的作为来,说几句就哽咽下,赵璟也少不得跟着一起叹气,想着皇帝到底也是努力过,只是想起如今败坏的朝政,连一个小小的江匪都敢劫持官粮……,就有些茫然,当初孝宗皇帝想让他继承大统,是不是应该接受?

如果是那样,皇帝虽然会有些埋怨,但不会被国事拖累,还能多活一些日子,朝政也不会变成如今……,连个赈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。

不过这些想法也是短暂的,很快赵璟就意识到,太子要写到很晚,不想让李清珮也跟着熬夜,道,“李大人,今日辛劳了,就先回去吧。”

李清珮很是不舍,却也知道今日估计是没什么机会了,恭敬的说道,“殿下,那微臣告辞了。”

李清珮回去的晚,准备的饭菜都已经凉了,郭氏不是唠叨的性子,却还是忍不住说道,“看来以后要把三叔找回来了,专门给你赶车。”然后说起最近灾民的事情,“总一些人有门路混入城中,前面几家已经说有窃贼偷粮食了,世道开始乱起来了,你夜里一个人回来,娘实在是不放心。”

因为整个北地受灾,京城都显得有些紧张,粮价暴涨,也多亏李清珮之前买入了不少,他们家倒是不愁,只是许多贫户都是吃多少去米铺买多少,米价暴涨,如今已经是平时的三倍,这还是睿王下了旨意,不让继续涨价了……,也还是让许多人家捉襟见肘,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。

李清珮已经是在路上遇到好几次,饿的脸色发黄的孩子当众偷东西。

想到这些,李清珮就觉得有些难以下咽,她以前总觉得当局者都是比平常人还要聪明的人,不会发生让人觉得愚蠢道不可思议的事情,但是等着她在皇宫里当了一阵子的差事,她就发现……,皇帝常年没有监管,朝廷内结党营私,超纲混乱,疏于管制,很多事情都令她觉得不可思议,比如一个堂堂大赵,竟然拿不出赈灾的粮食……,已经是初现破败之像了。

又想起今天晚上太子谈起皇帝的功德来……,她忍不住嗤之以鼻,在位不过十一年,却是下了江南七次之多,只是因为南方气候温暖,对皇帝的病情好,结果每一次下江南就要损耗几百万两的银子,一路上还以重新修路,可谓怨声载道。

而太子呢?为了祈愿皇帝长寿,不断的修建寺庙,大行佛法,其铺张浪费程度,简直叫人咂舌。